德商散文:筑牢金融诚信基石,守护百姓“钱袋子”
文章来源:民权网 文章作者:民权德商 责任编辑:薛皓 点击数:
时间:2025-09-19 10:30
在数字化时代,金融诚信已成为个人无形的“经济身份证”,而电信网络诈骗则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人们的财产安全。诚信是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的核心基石,更是企业赢得客户信赖与社会尊重的根本。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比如不法中介诱骗信贷客户刷流水来转移涉诈资金。这些中介以银行贷款发放或提额需要足够交易流水为借口,诱导客户出租出借银行账户,实际上是利用客户账户转移涉诈资金;又或是诱骗商家帮忙转账来转移涉诈资金。骗子先在同一商家连续多日消费,熟悉后主动添加商家微信,然后声称自己因给亲戚转医药费较多被微信或支付宝限额,请商家帮忙转账并给予好处费。
以上种种诈骗手段让老百姓防不胜防,而金融机构作为反诈的第一道防线,我行不仅定期组织全体柜面人员开展反诈知识培训,分析电诈新形势、新特征,针对新员工经验不足的情况,由主管定期开展强化培训,确保新员工在实习期结束后就能迅速进入角色,做好反诈工作。
其次,我行还强化账户开立、手机银行签约、现金业务办理等环节的风控措施,要求柜面人员深入了解客户业务办理的真实意图,防止客户被不法分子利用。客户在柜面进行大额转账取现时,柜台必须询问转账取现目的、必须告知公安机关会核实资金来源和去向、必须进行反诈宣传,特别是针对大额转账、陌生账户交易、老年人异常操作等易涉诈情形,一旦发现异常第一时间联动处置。
警银协作是守住资金“最后一道闸门”的关键。我行与公安密切合作,充分利用警银通软件,将新开户信息、大额取现信息等时时录入警银通系统,有效防范不法分子连续在多家银行开立银行账户,以及便于公安对我县电信诈骗现金预警信息的梳理,将反诈融入工作的方方面面。
金融诚信建设和反诈防骗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诈骗手段的不断翻新,银行、警方需要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和防控手段。从线下网点的宣传专区到线上的短视频平台,从传统的宣传折页到不断完善的预警系统,从金融机构的单打独斗到警银协作的联动机制,守护百姓钱袋子的网络正在变得越来越密实。我行会继续将反诈工作深入乡村,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的金融环境,为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贡献自已的一份力量!
民权德商程庄支行 石子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