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能力再升级区域健康保障更坚实 北关镇中心卫生院跻身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行列
文章来源:民权网 文章作者:民卫宣 责任编辑:薛皓 点击数:
时间:2025-10-24 16:17
近年来,民权县北关镇中心卫生院锚定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目标,以“强基础、补短板、优服务”为主线,系统推进医疗硬件迭代升级、科室功能优化完善、急救能力强化提升、诊疗水平提质增效,不仅实现医疗服务从“基础保障”到“优质高效”的跨越式发展,更顺利通过二级医院执业登记评审验收,全面达到二级综合医院基本服务标准。今年9月27日,该院正式挂牌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成为民权县东北部片区医疗救治、急诊急救、人才培养、技术指导、公共卫生示范于一体的区域性医疗中心。

该院将中医科升级列为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重新规划中医科室布局,清晰划分诊疗区、理疗区、康复训练区三大功能区域,配备针灸床、推拿床、艾灸仪、康复训练器械等专业设备,彻底告别“一间诊室、一张桌子”的简陋格局;同时整合中医诊疗力量,组建由4名中医师、5名中医类别医师构成的专业团队,为患者定制“辨证施治+中药调理”个性化诊疗方案,开展针灸、推拿、艾灸及康复理疗等多元服务,既能为慢性病患者提供长期健康调理,也能为术后、伤残患者提供针对性康复治疗,实现“诊断-治疗-康复”全链条服务,形成“中医康复科+中医门诊”双轨并行的特色诊疗格局。截至目前,该科室已累计接诊超20000人次。“以前治个腰腿疼,要么跑县城医院,要么找偏方,现在卫生院就能看中医、做康复,太方便了!”家住北关镇南村的王大爷,受腰椎间盘突出困扰多年,如今在卫生院中医康复科接受针灸、推拿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逢人便夸赞卫生院的中医服务。


曾经,北关镇及周边区域因缺乏专业急救站点,时常面临“响应慢、转运迟”的困境。为破解这一民生痛点,该院全力打造“十五分钟急救圈”:一方面增设急诊医学科、创办急救站,组建由13名医生、12名护士、3名120司机组成的专业急救医疗小组;另一方面主动对接民权县人民医院,组织急救团队全员参与院前急救专项培训,从心肺复苏、创伤处理到急救设备操作,逐项考核、逐个过关,确保所有成员均顺利取得院前急救相关资质,具备规范的院前急救能力。今年9月4日,北关镇急救站接到县120指挥中心指令后,仅用10分钟便抵达患者家中,现场快速开展心肺复苏、生命体征监测等急救措施,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安全转运至民权县人民医院,为后续救治抢出宝贵黄金时间。截至目前,该院已累计安全、高效转运患者至上级医院就诊450余次。

为进一步提升诊疗能力,该院从“能力培训”与“病种拓展”双向发力: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邀请县级医院内科、外科、儿科专家定期坐诊,通过“带教+病例讨论+现场指导”帮助医护人员梳理诊疗思路;每月开展技能考核,聚焦高血压、糖尿病、呼吸道感染等常见病,以考促学夯实医护人员专业能力。在此基础上,该院逐步扩大住院病种范围,结合现有设备与人员条件,将急性胃肠炎、轻度肺炎、骨折手法复位固定等以往需转至县级医院的疾病纳入本院收治范畴,切实减少群众跨区域奔波之苦。同时,该院增设胸痛救治单元,成功通过国家胸痛中心专家委员会验收并获认证授牌。如今,北关镇中心卫生院临床业务科室已拓展至19个,可收治住院病种达150余种,让周边群众“就近看好病”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家住北关镇李庄村的李先生,曾因急性胃肠炎需家人陪同前往县城医院住院,今年8月再次出现腹痛、腹泻症状,到卫生院就诊确诊后直接办理住院手续,在医护人员精心治疗与护理下,仅3天便康复出院。“不用跑县城,住院环境也好,费用还低,太省心了!” 李女士由衷地赞叹,道出了卫生院给群众带来的就医便利。
“以前怀疑肺部有问题,得去县城做CT,早上出发中午才拿结果;现在卫生院就能做,半小时出报告,医生当场判断病情,效率太高了!”放射科医生赵瑞萱指着新投入使用的设备,语气中满是自豪。在次中心建设过程中,该院精准对接临床诊疗需求,引进了一批临床急需的大型医疗设备,如今院内已配备螺旋CT、高清晰DR、大型多功能B超、彩超等影像诊断设备,可快速完成胸部、腹部、骨骼等部位的精准检查;同时配齐18导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诊疗设备,涵盖心电监测、生化检验、重症监护等核心需求,进一步提升了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不是‘终点’,而是服务升级的‘起点’。”北关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濮朝阳信心满怀地表示,下一步,医院将充分发挥次中心“资源集聚、辐射带动”优势,持续巩固建设成果,强化区域医疗联动,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优质、更便捷、更安全的医疗服务。
上一篇:科学破译“学习困难”密码,开启高效学习之路
下一篇:暂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