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权:农机“铁军”显神威 奏响秋收秋种交响曲
文章来源:商丘日报 文章作者: 责任编辑:薛皓 点击数:
时间:2025-11-03 10:10

连续阴雨天气为今年“三秋”生产带来严峻挑战,面对田间积水、土壤湿黏、农机下地难等不利局面,民权县农机部门迅速行动,精准调度,打响了一场与天争时、抢收抢种的农机攻坚战。
科学研判,精准调度破“困局”。雨情就是命令,该县农机部门在汛期初期便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成立“三秋”农机生产工作专班,每日研判天气和土壤墒情,动态发布农机作业指引。
一地一策精准调度。针对全县19个乡镇(街道)农田的积水程度和作物情况,该县采取“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策略,科学调配农机资源。对于积水严重地块,紧急调度大马力拖拉机配带排水泵进行抢排;对于土壤黏重湿滑地块,则优先调派履带式收割机和高花轮胎拖拉机进行作业,有效破解了“农机下地难”的困局。
信息畅通保障供需。该县充分发挥全国农机调度服务平台、河南农机云平台、微信等媒介信息传播快优势,实时发布农机需求信息、作业信息与天气信息,确保有机具可用、有任务可干,实现了农机资源的精准高效对接。
人机合力,抢收减损保“归仓”。该县秋粮颗粒归仓,“铁牛”攻坚显神威。在泥泞的田地里,传统的轮式收割机寸步难行,而灵活的履带式收割机则大显身手。它们如“铁牛”般在湿滑的田间稳步前行,成为抢收的主力。10月30日,正在操作履带收割机的民权县王庄寨镇农机手王伟华表示:“虽然地烂,但咱这机器给力,一天也能收几十亩,能抢一亩是一亩!”
抢晴战雨抓减损。该县抓住雨歇的每一个窗口期,组织机手昼夜不停抢收。同时,农机技术人员深入田间,现场指导机手调整机具参数,采用低速、大油门等操作方式,最大限度降低在湿软条件下作业的粮食破碎率和遗留损失。
烘干晾晒有保障。“县农机局一个多月前就安排人到我这里帮我检修好了六台粮食烘干机,还联系了燃料配件,真达到了未雨绸缪的效果,今年秋收连阴雨正好用上,我日夜不停烘干了3000多吨玉米。”民权县花园乡旺丰农机合作社社长张国峰说。今年民权县已有12个乡镇设置了18个粮食烘干点,此举保障了秋粮的及时烘干,为百姓增收助一臂之力。
抢时播种,技术适配促秋播。秋收不等天,秋种不等时。面对迟播、湿播的挑战,该县农机部门大力推广适配技术,确保种在适播期。他们“抢”字当头抓备耕。该县推行“收种一体化”作业,收获一块,耕整一块。对于湿度较大的地块,推广使用旋耕机进行浅耕或耙耕晾墒,尽快创造播种条件。“巧”字为先播种。该县积极推广示范免耕播种、深松整地等先进耕作技术,减少对湿黏土壤的碾压和破坏。同时,引导农户选用适宜的晚播品种,并适当增加播种量,为明年夏粮丰收打下基础。
暖心服务,全力护航“攻坚战”。在恶劣天气下,对农机和机手的保障尤为重要。该县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技术服务到田间地头,组建8个农机应急服务队,24小时待命,随时解决农机作业中出现的故障,确保农机以最佳状态上岗作业。同时,他们加大雨天农机安全生产宣传,重点提醒防滑、防侧翻等注意事项,确保“三秋”农机生产在安全的前提下高效运行。
截至目前,民权全县秋收已结束,秋种已陆续展开。
上一篇:民权县王公庄村 “民权虎”名声响,引客来
下一篇:暂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