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权:“中国冷谷”的崛起密码
文章来源:商丘日报 文章作者: 责任编辑:薛皓 点击数:
时间:2025-10-23 08:23

时属三秋,菊黄蟹肥,民权黄河故道两岸层林尽染,十万亩水面碧波潋滟,十万亩林海叠翠流金,与翩跹起舞的金色银杏相映成趣。庄子故里正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蓬勃的产业生机,迎来2025第八届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的盛大启幕。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全国每10台冰箱冷柜中,就有1台产自这里;每10辆冷藏保温车中,有6辆从民权驶出。
在这个不沿边不靠海的豫东县城,如何从传统农区蜕变为“中国冷谷”?记者的深入探访,解锁了民权40年念兹在兹,励精图治,崛起为“中国冷谷”的密码。
产业基石:从“一鲸落”到“万物生”的转型之路
民权的制冷传奇始于1986年。那一年,第一台“冰熊”冷柜在河南省冷柜厂(民权县农机修造厂旧址)下线,开创了河南制冷工业的先河。
“冰熊”一度成为河南工业的骄傲,河南省冷柜厂曾为河南省工业战线十面红旗之一。1996年冰熊上市时,该企业发展达到高峰,年产冷柜15万台,利润近3000万元。
可以说,当时的冰熊代表着本地的制冷产业。
然而,随着管理体制问题凸显和市场竞争加剧,冰熊逐渐陷入困境。
关键转折点出现在2008年。民权县前往江浙地区招商引资,意外发现当地制冷企业中有大量民权籍技术骨干。
这让县里意识到:尽管“冰熊”风光不再,但它培养的大批制冷技术骨干、营销人员及产业工人遍布全国各大制冷企业,成为重振民权制冷业的宝贵财富,于是,确定了专注制冷产业招商引资的方向。
2012年,香雪海整厂搬迁进驻民权高新区,开启了民权制冷产业集聚的新篇章。
随后几年,万宝、澳柯玛等行业头部企业纷纷进驻。这些企业如同强大的磁石,吸引了冷凝器、门条、玻璃、注塑等一系列相关配套企业齐聚民权。
链式生态:“三公里产业生态圈”的集群优势
在民权县高新区,阿斯贝拉制冷科技产业园里的200多台工业机器人、机械臂精准高效地运转。每一个压缩机成品,需要安装50多个零部件,经历60多道工序。在智能化生产线上,每道工序仅需5秒钟!
这家2023年从浙江整体搬迁至民权的企业,填补了民权制冷产业链核心的压缩机空白。
在距离阿斯贝拉制冷科技产业园的不远处,河南康拜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单体10万平方米的“巨无霸”车间内,8条生产线年产各类冰箱冰柜250万台。
在这里,制冷产业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95%以上都能在民权高新区3公里半径范围内找到。大到压缩机、氨酯板、铜管,小到门缝条、螺丝钉,几乎全部实现本地配套。
这种令人惊叹的产业集群效率,源于民权县对产业链的精心布局。
香雪海从浙江慈溪整体搬迁到民权,老冰熊人赵鹏功不可没。作为冰熊冷柜厂的技术骨干,2000年他只身来到慈溪打工,从车间工人慢慢成长为香雪海的执行总裁。在民权入浙招商的大潮中,经他牵线搭桥,促成了香雪海家电科技有限公司落户民权产业集聚区。
一石激起千层浪。“香雪海”的到来,犹如一缕春风,吹起黄河故道平静的湖面,激起阵阵涟漪。
接着,万宝来了,澳柯玛来了,阿诗丹顿来了……赵鹏表示:“民权给出了极具吸引力的土地、用电等优惠政策,最关键的还是企业看重这里的人才资源和产业配套潜力。”
河南康拜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江小云揭示了聚集效应的奥秘:“通过以大引小,以商招商,慢慢形成聚集效应。这几年,仅康拜恩吸纳引进的相关链条供应企业,就有好几家在民权投资建厂。”
如今的民权高新区,已集聚制冷整机装备企业57家、配件企业84家。160多个零部件实现本地配套,形成了从零部件生产到成品组装的完整制冷产业链。
技术突围:从“制造车间”到“创新引擎”的质变
“做企业,不创新,就没有发展!”江小云站在实验室里,看着工程师调试一款特殊的压缩机,话语掷地有声。
这款与阿斯贝拉联合专为非洲市场设计的宽电压压缩机,适配120V~380V电压范围,凭借20多项专利,能在电压不稳的环境下正常制冷,搭载该压缩机的冷柜在非洲市场供不应求。
不仅如此,康拜恩还针对细分需求研发出超大超宽冷柜、2000升大冰柜与200升以下小冰箱,在10万平方米的单体车间里,这些拳头产品正源源不断走下生产线,各种型号、各种花色的冰箱冷柜“飞”向市场,备受消费者青睐,用江小云的话说,“这么多的花色品种总有一款适合您!”
民权的决策者们深谙科技创新是企业永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几年来,民权先后建成投用了国家级创新创业孵化载体(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省级以上研发中心25家、省级博士后研发基地5个、香雪海冷链等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与中国科学院理化所、浙大、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等10余家科研院校深度合作,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制冷专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国家级检测中心、制冷学院、中试基地,这些都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迎接市场挑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河南松川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的储能方舱拿下13项国家专利;河南澳柯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的冷藏车接入北斗系统实现远程操控等等,一系列创新让民权制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寒梅独放。眼下的民权有高新技术企业43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62家、“河南省科技小巨人”企业4家,近3年高新区斩获国家发明专利56项,创新驱动正让民权制冷从“制造”向“智造”加速跨越。
开放布局:从“内陆节点”到“全球端口”的跨越
海铁联运的开通,让民权相当于把青岛港搬到了“家门口”,满载制冷产品的班列从“民权至青岛港”内陆港直达欧洲、亚非拉等国家和地区。“班列开通后,产品运往非洲市场的时间大幅缩短,运输和出口成本显著降低,让我们和沿海企业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河南康拜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江小云的感慨,道出了交通枢纽给企业带来的实在红利。
河南香雪海冷链股份有限公司冷链在尼日利亚等国建立海外销售基地,销量逐年递增。公司执行总裁赵鹏深有体会:“以前出口要拉到沿海报关,现在在民权保税物流中心就能办齐手续,铁路直达青岛港,效率大幅提升。”中国商丘海关民权办事处实现“秒级通关”,今年前三季度制冷设备出口额同比增长150%。
亮眼成绩背后,是民权“陆海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的强力支撑。310国道、连霍高速等交通干线穿境而过,通用机场通航,“民郑欧”班列链接全球,公铁联运物流园区持续提升枢纽能级。在建及规划高速将形成“四横二纵”网络,15分钟上高速成为现实。交通优势让民权制冷产品加速走向世界——香雪海、康拜恩冷柜在非洲市场独领风骚,澳柯玛冷藏车服务非洲疫苗运输,阿斯贝拉压缩机配套三星、LG等国际品牌,民权制冷以“质高价优”的形象在国际市场上高歌猛进。
民权制冷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软硬件的双重护航。硬件上,高新区“六纵十二横”路网串联产业节点,110千伏变电站、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为企业输送产业工人。更关键的是,民权建成全国县级唯一的国家级冷冻冷藏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其发布的产业指数成为行业“晴雨表”。
硬件过硬,软件更优。民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投资者安心舒心。县纪委监委推动建立全域优化营商环境网格化服务机制,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如今,民权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稳居第一方阵、全市首位。
“我们将持续提升服务,构建一流制冷产业生态,全力营造惠企利企环境。”民权县主要负责人表示。从庄子故里到“中国冷谷”,民权正如《逍遥游》中的鲲鹏,乘着新质生产力的东风,在全球冷链版图上展翅翱翔,书写着豫东小城的产业崛起传奇。
上一篇:褚庙乡20亩甘蔗喜丰收
下一篇:暂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