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商散文:不良贷款清收路上的苦与乐:一位基层客户经理的实战感悟
文章来源:民权网 文章作者:民权德商 责任编辑:薛皓 点击数:
时间:2025-07-09 10:21
在基层支行工作的四年中,我从一个跟在后面记录的新手,成长为能够独立处理复杂不良的“老手”,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
一、不良贷款清收: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当贷款变成不良,那种痛心与责任感交织的复杂心情,外人难以理解。在支行工作,不良贷款清收从来不是简单的催债过程,而是一场涉及法律、心理、社会关系的多维博弈。我们面对的不仅是冰冷的数字,更是一个个真实的人生故事,有因市场突变陷入困境的诚信经营者,也有恶意逃废债的老赖;有因家庭变故无力偿还的普通家庭,也有复杂关联的担保。每笔不良贷款背后,都藏着不同的成因与人性。清收工作的复杂性远超想象。从最初的电话提醒、上门催收,到后来的法律诉讼、资产处置,每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更棘手的是,我们常常要在维护银行权益与保持客户关系之间寻找平衡点,这考验着每一位客户经理的业务能力和情商智慧。
二、实战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预防胜于治疗,这是我多年工作最深刻的体会。优质贷前调查是防范风险的第一道防线。
早期干预同样关键。贷款出现逾期苗头时,及时介入往往能事半功倍。分类施策是清收工作的核心方法。对于暂时性困难但有还款意愿和能力的客户,我们采取重组、盘活等方式“放水养鱼”;对于有资产但无意愿的客户,果断采取法律手段保全资产;对于既无能力又无意愿的客户,则加快处置进程。
三、压力下的成长与蜕变
心理素质的锤炼是清收工作的必修课。面对客户的推诿、威胁甚至哭诉,保持专业冷静并不容易。被情绪激动客户堵在银行直到深夜,寒冬里守在客户家门外数小时。这些经历让我学会了情绪管理和自我保护。专业能力的提升永无止境。从最初对法律程序的懵懂,到现在熟练运用多种清收手段;从面对复杂关系的束手无策,到现在能够快速厘清其中关系。
人际关系的平衡是门艺术。清收不是对抗,而是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我学会了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保持同理心,用沟通代替对抗。
数字化转型正在改变清收模式。大数据预警系统可以帮助我们更早发现风险,电子送达、网络拍卖提高了清收效率。清收工作难免触及各方利益,我们既要勇于担当,也要懂得依法合规操作,留存完整工作记录,避免职业风险。 在这条清收之路上,我们不仅是银行资产的守护者,也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者。这种使命感,支撑着我们在压力中坚守,在困难中前行。
不良贷款清收这条路,苦乐自知,但从未后悔。因为在这条路上,我看到了最真实的经济生态,体会到了最深刻的人性百态,也实现了作为一名银行人的职业价值。
民权德商北关支行 陈乐华
上一篇:德商散文:把控风险,严守底线
下一篇:德商散文:举起合规之盾,抵挡风险之标